短篇散文精選 大雁落腳的地方 畢淑敏(6)

我的血翻起泡沫,激烈地鼓蕩著?——就是那扇木窗!我握著母親的手大叫。那一刻,我們都感到彼此的肌膚,在盛夏的炎熱里冰冷如雪。
墻壁上有一扇木窗。木窗和它寬大的窗臺(tái),漆色斑駁地幽閉著,鎖定45年前一位戍邊的將士和最初的父親久駐的目光。
是嗎?是這里嗎?母親輕聲反問著,伏在窗欞上,處處撫摸,好像那里還遺有軍衣的擦痕。俯身比量著詢望屋內(nèi)的角度,好像父親的視線,還如探照光柱一般,筆直地懸浮空中。許久,緩緩說,正是從這個(gè)方向,你爸爸他第一次看到你……
我僵僵地立著,感覺時(shí)光順流與逆流的波紋。
還需確認(rèn)。無人知曉數(shù)十年前此地的格局。終于找到一位維吾爾族老人,捋著飄拂的白胡須說,半個(gè)世紀(jì)以前嗎,這里是蘇聯(lián)人開的醫(yī)院。后來嗎,都拆了,蓋了新的樓了,F(xiàn)在嗎,只剩這最后的地方啦,原先是專門接娃娃的房……
我長(zhǎng)久凝視窗戶,穿越時(shí)間隧道,一身戎裝的父親,牽著他的戰(zhàn)馬,屹立遠(yuǎn)方。
母親說,連我都認(rèn)不出的地方,孩子,怎么就像有絲繩拽著,你一下走到這里?
我說,媽媽,不要忘了,我也來過這里啊。在我的記憶深處,我記得這條路。這里是我第一眼看到的世界。從這扇木窗中,我認(rèn)識(shí)并記住了父親的微笑。
到了臨離開伊犁的前一天,母親有些不好意思地對(duì)我說,我還想找找我和你爸爸住過的那座老房子。讓車在伊寧街上隨便轉(zhuǎn)吧,也許突然就看到了。
我不知如何再向主人提出要求,為了老房子,我們已麻煩人家多次。主人說,老人家來伊犁不容易啊,今生今世也許是最后一次了。說什么也要找到這個(gè)地方。于是讓老王來幫助我們。
老王瘦而干練,目光鷹隼一樣銳利,開始詳盡地了解情況。
您敢肯定門前那是一條河,不是一條渠?新疆的渠溝很多,有的也很寬,波濤滾滾的。老王抽著莫合煙說。
是河。因?yàn)樗菑潖澢,人修的渠是取直的。岸邊有很粗而疙疙瘩瘩的樹,老樹,樹葉落在水上。母親說。
您的記憶很肯定,附近有一座山?
小山,不高。肯定有。在河的北面。母親說。
老王站起身來,說咱們走吧。我已經(jīng)知道那大概的方向了。
我和母親半信半疑地跟著老王上了車,他對(duì)司機(jī)低語了一聲,車就飛快地沿著白楊大道駛?cè)ァ?/p>
到了一處疏朗的房舍,周圍有不濃不密的林子,地面有些殘存的鵝卵石,像半睜半閉的疑惑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