摑足臭豆腐商標敗訴 存在貶損諷刺國足傾向,摑足商標無效
5月19日上午,“摑足”臭豆腐濟南寬厚里店前排著長龍,招牌上寫著“摑足”兩個紅字。
近日,該商標因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以下簡稱商標法)相關規(guī)定,被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宣判為無效。
濟南國足豆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足豆腐餐飲)負責人任平表示,“很遺憾我們不能再用這個商標了,但‘摑足’臭豆腐將會以另一種形式陪伴著食客。”
“摑足”商標無效
五月份,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了(濟南)國足豆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等與國家知識產權局二審行政判決書。判決書顯示,該公司申請注冊的“摑足”商標,違反了《商標法》相關規(guī)定,被宣判為無效。歷時三年的商標糾紛一案,終于塵埃落定。
國足豆腐餐飲的負責人任平說:“敗訴在我意料之中,這幾年連續(xù)打官司搞得身心疲憊。”
頗具爭議的商標“摑足”臭豆腐,隸屬濟南國足豆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業(yè)務包含餐飲服務;餐飲管理咨詢;文化藝術交流策劃;非專控農副產品、食品、火鍋底料的生產等。2013年2月14日,該公司核準注冊“摑足”商標,其專用期限為十年。
“其實這不是我們第一次打官司了,今天的二審宣告了這件事的結束。”任平嘆息道。
早在2019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就認定國足豆腐餐飲的第25411359號“摑足及圖”商標中的“摑”字,意為“用手掌打、打巴掌”,含暴力傾向,且商標整體未形成其他含義,用作商標使用,易對公眾產生消極、負面作用,故“摑足”商標的注冊屬于《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所指情形,裁定該商標予以無效宣告。
國足豆腐餐飲不服裁定,遂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撤銷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商標無效的有關裁定。經審理,法院駁回了國足豆腐餐飲的訴訟請求,認定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無效的有關裁定。
記者了解到,從2019年到2021年,三年中,國足豆腐餐飲以原告、第三人身份多次提起訴訟。但無論是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還是北京高級人民法院,均在判決書中認定商標顯著識別部分的“摑足”,存在問題:
一方面,“摑”字,意為“用手掌打、打巴掌”,且訴爭商標整體亦未形成第二含義;
另一方面,從“摑”字的設計外觀看,部首“扌”經藝術化處理,不明顯,文字部分突出顯示為“國”字部分,商標讀音亦同“國足”。
法院認為,國足豆腐餐飲將“摑足”商標主要使用在臭豆腐等商品上,存在貶損、諷刺“國足”的傾向,易產生消極的、負面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