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華亭鶴唳的華亭是指哪里 是什么意思
2019-11-04 13:46:50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成語華亭鶴唳非常有名,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成語的含義以及來歷,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華亭鶴唳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huà tíng hè lì,是指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另義,指華亭谷的鶴叫聲!稌x書·陸機傳》載,陸機是吳郡華亭(今上海松江縣平原村)人。西晉末年卷入“八王之亂”,為成都王司馬穎帶兵討伐長沙王司馬又(意),兵敗,被司馬穎所殺。
臨刑前嘆道:“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華亭鶴唳本是陸機哀嘆他死后再也不能聽到家鄉(xiāng)的鶴鳴,后用來表示對遠離故土的悔恨和思戀,或?qū)κ送纠ьD的悔嘆。北周·庾信《哀江南賦》:“釣臺移柳,人生感悟,非王莫之可望;華亭鶴唳,豈河橋之可忘。”
西晉時,陸機文采出眾,為一代名士。成都王司馬穎愛才,重用陸機。討伐長沙王司馬乂時,用陸機為主帥,統(tǒng)領兵士二十余萬。陸機請辭,成都王不允。部將見這個南方主帥書生氣十足,都不服調(diào)配,加上陸機缺乏作戰(zhàn)經(jīng)驗,結(jié)果損兵折將,大敗而歸。有人誣陷陸機與長沙王有私,成都王遂派人抓捕陸機。陸機聞訊,苦笑脫去戰(zhàn)袍,嘆道:“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于是平靜地接受極刑。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xxf123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nèi)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