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長相思賞析

時間:2012-07-24   投稿:maxiaoling   在線投稿:投稿

  【原文】

  長相思——[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注釋】

  長相思:詞牌名,用《古詩·盂冬寒氣至》:“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為名。又名《雙紅豆》、《憶多嬌》。

  汴水:源于河南,向東南匯入淮河。

  泗水:源于山東曲阜,經(jīng)徐州后,與汴水合流入淮河。

  瓜洲古渡:在江蘇揚州市南長江北岸。瓜洲本為江中沙洲,沙漸長,狀如瓜字,故名。一作“瓜州”。

  吳山:在浙江杭州,春秋時為吳國南界,故名。此處泛指江南群山。

  悠悠:深長的意思。

  【翻譯】

  汴水長流啊,泗水長流,流到古老的瓜洲渡口,遠遠望去,江南群山那默默的點頭,仿佛凝聚著無限的哀愁。

  思念呀,怨恨呀,何時才有個盡頭?除非你歸來才會罷休。一輪皓月當空照,只有人倚樓。

  【賞析】

  這首詞寫的是一位女子倚樓思念親人的情形。在明亮的月光下,年輕的女子,凝望腳下著悠悠的流水,遙望著遠處綿綿的群山,孤獨無助的身影,充滿了哀愁憔悴面容。思女的形象朦朧而又仿佛很清晰。

  詞的上闕連用了三個“流”字,寫出了水的蜿蜒曲折,悠遠綿長,也釀造了一種低徊纏綿的情韻。“吳山點點愁” 為本闕點睛之筆。“汴水流,似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如果沒有后邊“吳山點點愁”,則沒人任何意義。而有了“吳山點點愁”,那悠悠的流水仿佛也就蘊含了綿綿的思念與哀愁。

  下闕連用兩個“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綿長與強烈。“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歸”了嗎?“休”了嗎?沒有,只是一個空想,想來想去,最終還是“月明人倚樓”。

  詩人運用淺顯流暢的語言,和諧舒緩的音律,以“恨”寫“愛”,巧妙而又明了地勾畫出了思女形象,表現(xiàn)出了思女復雜的感情。特別是那悠悠的流水和交接的月光,更烘托出了無限哀怨憂傷的情懷,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藝術(shù)感染力,顯示出這首小詞言簡意深、詞義蘊藉的特點。

提示:試試"← →"鍵可實現(xiàn)快速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