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致凱恩賞析(2)

《致凱恩》這首詩歌是情詩的典范之作,是普希金寫得最美的一首。普希金的愛是幸運的,凱恩給了普希金兩個美妙的瞬間,而她自己卻因普希金的詩而獲得了永恒。在手稿上,普希金在這首詩邊還畫了一幅凱恩的速寫頭像,凱恩的形象、溫柔的聲音和天仙似的倩影,都永久地定格在普希金的詩歌中。《致凱恩》寫的就是這種瞬間的愛的感受以及由之帶來的長久的愛的回味。愛,往往是一見鐘情式的,在一個瞬間突然產生的。愛,又可能是朦朧的,生成之后仍往往不能被清晰地意識到,待到某一類機的出現(xiàn),情感的閘門才可能被突然地打開。詩的第一節(jié)寫詩人當年在彼得堡遇見凱恩時的美妙情景。“幻影”、“精靈”,美得讓人目眩神迷,美得幾乎如墮夢境。第二節(jié)寫那一瞬間給詩人留下的長久的記憶,第三節(jié)寫愛的淡忘,第四節(jié)寫沒有愛的生活;第五節(jié)寫又一個瞬間的到來,“心靈已開始蘇醒”,第六節(jié)寫愛的擁有。
詩的前四節(jié)寫過去的一瞬,后兩節(jié)寫如今的一瞬,這結構上的不勻稱,能給讀者一個不祥的預感:第二次相見的瞬間之后,又將是再一次淡忘和愁苦。根據凱恩的回憶和這首詩的送別的使命,可知這首詩中充盈的并不全是愛的“狂喜”。 許多年過去了,“在流放的陰暗生活中”,詩人失掉了“靈感”,失掉了“眼淚”乃至“生命”,以為那火炬已然熄滅。這時,“我的眼前又重新出現(xiàn)了你”,凱恩在詩人靈魂深處的火炬依然閃耀著迷人的光輝。詩人借愛情寫苦難,又借苦難寫愛情,讓優(yōu)美的詩意透著憂傷,又讓憂傷散發(fā)著優(yōu)美的詩意。
這首詩最突出的寫作特色,就是運用了復沓的手法。第一節(jié)的后三句和第五節(jié)的后三句,第二節(jié)的后兩句和第三節(jié)的后兩句,第四節(jié)的后兩句和第六節(jié)的后兩句,都是近乎逐字逐句的“重疊堆積”。也就是說,全詩每一節(jié)的后兩句都是由反復構成的。詩句的重復仿佛是兩個美妙瞬間的疊加,或暗示更多的記憶場景在詩人心目中的重疊;連續(xù)的復沓,造成一種一詠三嘆的語音效果,既體現(xiàn)了對瞬間的深情回憶,也表達了對新的別離的難舍;這些前后的重復,同時也是一種對比,對兩個瞬間的描寫是同樣的,而關于聲音和倩影、關于靈感眼淚生命愛情的詩句則是相對立的,這表明:有愛與無愛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有過愛的瞬間和沒有過愛的瞬間的生命也是完全不同的。
這首詩歌是情詩的典范之作。詩人沒有描繪凱恩外形的美麗,而是突出了她的美給詩人帶來的神奇的精神動力。詩人把一個女子的形象高度理想化了:“有如曇花一現(xiàn)的幻影,有如純潔之美的精靈。”她成了超塵絕世之美的化身,成了生命和靈感的源泉,使詩人悒郁、枯澀的心靈重新得到滋潤與蘇醒。這首詩后來由著名作曲家格林卡譜成歌曲,成為俄國最有名的一首歌。凱恩對他來說,是一個超凡脫俗的形象,她在詩人愛的世界里,像水晶般透明,像白雪般潔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