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理群:大學時代是人生的盛夏(5)

時間:2012-08-11   投稿:maxiaoling   在線投稿:投稿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幾個原點性的作家、作為這個民族思想源泉的作家,這樣的作家在他這個民族是家喻戶曉的。人們在現(xiàn)實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常常到這些原點性作家這里來尋找思想資源。比如說所有的英國人都讀莎士比亞、所有的俄國人都讀托爾斯泰、所有的德國人都讀歌德,每個民族都有幾個這樣的大思想家、大文學家。這些大思想家大文學家,是這個民族無論從事什么職業(yè)的人都必須了解的,也是這個民族的知識的基礎(chǔ)、精神的基礎(chǔ)、精神的依靠。具體到我們民族,如果你對文學有興趣,大體可以讀這樣幾本書:首先是《論語》、《莊子》,因為這兩本書是中國文化的源泉,最早的源頭。第二,如果你對文學有興趣就必須讀《詩經(jīng)》、《楚辭》,還要讀唐詩。唐代是中國文化的高潮時期,唐詩是我們民族文化青春期的文學,它體現(xiàn)了最健全、最豐富的人性與民族精神。第三是《紅樓夢》。這是總結(jié)式的著作,是百科全書式的著作。第四個是魯迅,他是開現(xiàn)代文學先河的。我覺得理工科學生即使時間不夠,也應該在以上所談的那四五個至少一兩個方面認真讀一點經(jīng)典著作。我建議開這樣的全校性選修課,你們修這樣一兩門課。有這樣一個底子,對你以后的發(fā)展很有益處。

  第三方面,要博覽群書。要學陶淵明的經(jīng)驗——“好讀書不求甚解”,用魯迅的話說就是“隨便翻翻”,開卷有益,不求甚解。在北大有無數(shù)的講座,我鼓勵我的學生都去聽講座,聽多了你就不一樣了。我們北大有個傳統(tǒng),聽課的有一半的是旁聽的。課堂上老師姑妄講之,學生姑妄聽之。你睡著了也不要緊,懵懵懂懂也聽到了幾句話,這幾句話就能讓你受益無窮。我們曾經(jīng)開玩笑,也是北大人比較自豪的一點,說“我們的學生就是四年睡在寢室里不起床,他聽也聽夠了。”因為那地方信息廣泛,什么消息、什么人都有,聽夠了出去就可以吹牛。你不要看是北大學生就怕他,他雖然什么東西都知道一點,但其實大部分都是聽來的。他雖然不求甚解,但他知道一點兒就比你高明。所以你們每個人底子打好了,然后就博覽群書,知識有的是讀來的,有的是聽來的。人才是熏陶出來的,是不經(jīng)意之間熏出來的,不是故意培養(yǎng)出來的。

  我做王瑤先生的學生,王先生從來不正兒八經(jīng)給我們上課,就是把我們帶到他客廳沙發(fā)上胡吹亂侃,王瑤先生喜歡抽煙斗,我們就是被王先生用煙斗熏出來的。我現(xiàn)在也是這么帶學生,我想到什么問題了,就讓學生到我家的客廳來和他們聊天,在聊天中讓學生受益。真正的學習就是這樣,一邊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地把基本的經(jīng)典讀熟、讀深、讀透,一邊博覽群書,不求甚解,對什么都有興趣,盡量開拓自己的視野。從這兩方面努力,就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chǔ)。如果你還有興趣,那么就讀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就要進行專業(yè)的訓練,博士生在專的基礎(chǔ)上還要博。一個人的知識結(jié)構(gòu)應該是根據(jù)不同的人生階段來設計,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

提示:試試"← →"鍵可實現(xiàn)快速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