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脆弱 但你不可以不堅強(2)

萊昂:總是這么痛苦。
作家大衛(wèi)·福斯特·華萊士說過:“忍受痛苦折磨,是我們活在這個世上無法逃脫的一項內容。”
生活就像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說得那樣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也像加繆《西西弗的神話》里的那個西西弗一樣,不停地重復地痛苦地把石頭推向山頂,直至死亡,人生的痛苦才徹底結束。
可是我總是容易忘記這一點,每次遇到生活中的那些苦難我總是先耿耿于懷,想著:哎呀,我怎么這么苦這么累啊,壓力這么大啊,生活這么悲催啊。當我在長跑時痛哭過,我終于再次平心靜氣地接受了這個事實,對生活給我的那些磨難懂得照單全收,承認自己的脆弱與無知,清楚自己這樣耿耿于懷沒有一點用,然后開始真正面對痛苦,冷靜下來想著如果去解決問題。
能通過堅持去解決的問題,那就拼著命咬著牙堅持下去。
能憑借積極行動解決的問題,那就積極行動起來。
能依靠他人的幫助解決的問題,就趕緊去求助他人。
每次在長跑中痛哭過,接下來的我大致能維持大半個月的“正常”狀態(tài):穩(wěn)定的情緒,積極的態(tài)度,正面的思考和努力的行動。然后迎接自己下一次長跑著痛哭的時刻。
越是長大我越是害怕別人夸贊我堅強,因為越是長大越是有自知之明,越是了解自己的脆弱與無奈,也越是明白自己根本擔不起這“堅強”二字,但在這些奔跑著痛哭的時候,我知道自己雖然脆弱,但必堅強。其實,又有誰不是這樣長跑著痛哭著在生活呢?每一個人的人生不就像一場痛哭著跑完全程的超級馬拉松嗎?
自從被關注人數(shù)漸漸多了起來以后,給我寫郵件的朋友也越來越多了,我想我至少看了有300封郵件了吧,他們的痛苦幾乎沒有重樣的,有的人有身體上的缺陷,這缺陷各有不同,有多一個腳趾的,有過度肥胖的,有做兔唇修復手術不是很成功的;有的人與父母有矛盾,這矛盾又是各不相同,有父母逼著相親的,有父母反對目前自己從事的職業(yè)的,有父母反對他離鄉(xiāng)發(fā)展的;有的人面臨著愛情的痛苦,這痛苦又是各不相同,有伴侶出軌的,有因買房結婚問題吵架的,有愛上有婦之夫無法自拔的;有的人承受著人際關系上的壓力,有與舍友處不好,摩擦不斷的,有與閨蜜相互誤會傷了感情的,也有同事間勾心斗角,心累不已的;有的人受困于工作上的煩憂,有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的,有工作壓力大到失眠的,有難以適應辦公節(jié)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