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式進入“雙航母時代” 國產航母比遼寧艦有哪些進步
國產航母比遼寧艦有哪些進步
空間更大戰(zhàn)機更多指揮更便利
首先,是設計理念。“遼寧艦”的艦體是利用重型載機巡洋艦瓦良格號改裝來的,“山東艦”則是按照航空母艦的標準進行設計。由于瓦良格號在設計之初,艦首正中的甲板下安裝了12枚花崗巖反艦導彈,所以導致“遼寧艦”的甲板被占用大量空間;而“山東艦”不用受這種約束,結構設計更適合艦載航空兵作戰(zhàn)需求,內部也有更大空間來裝載艦載機。
其次,艦島,是航母的指揮控制中心。指的是航母甲板一側的島型建筑,現在服役的航母中,艦島多在甲板右側。艦島內包括航海艦橋、飛行甲板調度室、航空艦橋和其他多種工作室。
“山東艦”的艦島比“遼寧艦”有所縮短,但“山東艦”的艦島比“遼寧艦”增加了一層艦橋,高度偏高。其中節(jié)省下來的甲板面積有利于艦載機調度,相控陣雷達位置更高,增加了遠程海空探測距離。
同時,艦橋面積擴大,有利于指揮人員和航海人員的室內作業(yè);航空指揮室不但面積擴大,也更加突出,視野得到較大改善,增加了指揮便利性,有利于艦載戰(zhàn)斗機起降安全保障。
軍事專家尹卓表示,縮小的艦島實際上對停放飛機增加了一些面積,使飛機在出動時出動率更高,返回時艦面停放空間更大。
“山東艦”經過對部分舷臺的重新設計,甲板可用面積有所增加。加上艦島的縮小,使得艦載機甲板調度更從容,效率更高,提高了起降、出動效率,有助于戰(zhàn)斗力的提升。
“遼寧艦”上的雷達罩是凸起的圓弧形,而首艘國產航母上的則是平面。平面的雷達冷卻性能更好,散熱效果好,待機時間長。
相控陣雷達并不是航空母艦的標配,現今世界上服役數量最多的美國尼米茲級航母上就沒有安裝。我國航母選擇安裝相控陣雷達,可以彌補暫時沒有艦載預警機的短板,簡化雷達數量,相控陣雷達作為重要的傳感器還可以為航母編隊指揮提供更好的感知能力。
“山東艦”研制總指揮胡問鳴介紹,世界各國裝備的航母,主要分為大型、中型和輕型三類。我國的“遼寧艦”和“山東艦”,都屬于4萬至6萬噸級的中型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