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 > 知識大全

中國芯片登Nature 有望促進人工通用智能發(fā)展

2019-08-01 22:22:18來源:四海網綜合

u=1569362857,1181143379&fm=11&gp=0.jpg

  中國類腦研究的崛起

  施路平教授表示,“類腦”不是“仿腦”,不需要模仿人腦的一切。“我們做的是類腦,是借鑒腦科學的基本原理,凝練出一些指導計算架構發(fā)展的新規(guī)律。”施路平介紹稱。在此基礎上,團隊提出了符合腦科學基本規(guī)律的新型類腦計算架構——異構融合的天機類腦計算芯片架構,可同時運行計算機科學和神經科學導向的絕大多數(shù)神經網絡模型。

  “這只是非常初步的一個研究,但這項研究或能為面向人工通用智能計算平臺的進一步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施路平表示。

  賓夕法尼亞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史建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個特殊的處理器能將目前深度學習的算法和人腦的算法結合,人腦的設計是基于脈沖神經網絡(SNN),清華的團隊是使用數(shù)字計算機來模擬脈沖神經網絡。“他還表示,脈沖神經網絡能夠受益于”無人學習“,也就是沒有人類標記的學習,但是清華團隊的論文還沒有展示到這一層面。”無人學習是非常重要的科學話題,這意味著將模擬人腦的學習。

  寒武紀CEO陳天石也對此論文評論道:“在學術上很創(chuàng)新。”這意味著在應用場景方面還有待進一步落地。

  據(jù)介紹,除自行車外,這款類腦計算芯片的相關技術還能直接拓展到自動駕駛、無人機以及智能機器人等應用上。

  “天機芯”的市場推廣將由靈汐科技負責。靈汐科技是由“天機”團隊于去年成立的,并獲得了天使輪融資,投資方來自華控基石基金、優(yōu)選資本、清華控股等。

  腦科學的研究機理是認知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機器理解與計算一直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主要研究內容。目前不僅僅是清華大學團隊,包括復旦大學在內的多所高校都在發(fā)展類腦計算,支撐人工通用智能。

  7月30日,投資4億元人民幣建立的復旦張江腦影像中心在上海揭幕,該中心致力于開發(fā)高級成像和多模態(tài)腦定量技術,探究腦功能、結構、代謝等信號,揭示腦信息生成與處理機制,探究腦發(fā)育與老化過程以及腦疾病的早篩及預后;建立腦數(shù)據(jù)采集和預處理標準,拓展腦與類腦科學基礎生物研究。

  同時,依托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中心整合多個國際最大規(guī)模腦數(shù)據(jù)庫,搭建國際最大的多疾病、多模態(tài)腦科學數(shù)據(jù)庫,開發(fā)一系列國際領先的類腦智能算法。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sunlu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