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中國從火星發(fā)圖為啥比美慢?具體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2021-05-21 16:43:13來源:四海網綜合

  然而環(huán)繞器也要花費時間才能調整到合適軌道執(zhí)行中繼通信任務。老司機梳理了幾個時間點:

  15日之前,天問一號的環(huán)繞器與著陸巡視器運行在周期為49.2小時(約2個火星日)的停泊軌道上。

  15日開始降落程序時,環(huán)繞器首先進行降軌機動,將著陸巡視器送到高度合適的位置并完成兩器分離。

  當著陸巡視器開始火星表面降落時,環(huán)繞器重新返回近火點高度280公里、遠火點高度57000公里的停泊軌道。

  17日8時,當環(huán)繞器到達停泊軌道近火點時進行近火制動,進入周期為8.2小時中繼通信軌道。這意味著每隔8小時,它就能接收火星車的數據。由此環(huán)繞器才能承擔地球和火星之間的“信使”,進行“地火傳書”。

  國家航天局通報,兩器于17日建立器間通信鏈路,第一次通過環(huán)繞器傳回火星車遙測數據。

  考慮到大量圖片和視頻數據的傳輸、處理也需要時間,祝融號火星車拍攝的火星表面照片于19日正式發(fā)布,完美。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yanfa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站收錄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文圖內容如存在錯誤或侵害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本站承諾2小時內完成處置反饋工作。
原因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