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放水"1.9萬億美元 債務膨脹的“拜登經濟學”可持續(xù)嗎?
債務膨脹的“拜登經濟學”可持續(xù)嗎?
背負巨額債務的美國能否承受“拜登經濟學”的財政負擔?
耶倫強調,“處于歷史性的低利率環(huán)境,美國的財政余力仍存”。
2020年美國國債的利息支付負擔為3380億美元,但長期利率一度降至0.5%。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算認為,2021至2025年的政府利息支出將控制在每年2700億至2900億美元。
美債作為新興市場國家的外匯儲備和金融機構的安全資產有著長期且穩(wěn)定的需求,造成長期利率處于較低水平。而據國際評級機構穆迪預測,受“拜登經濟學”推動,長期利率到2022年將升至2.1%,2025年升至4.1%。而新冠疫情危機和“拜登經濟學”將打破這種微妙的市場平衡,或有可能顛覆巨額債務得以持續(xù)的低利率環(huán)境。陳志武從美國的整個權力運作模式,意識形態(tài)以及現有的世界貨幣體系著眼,他認為美國的高債務高赤字仍然是可持續(xù)的。
陳志武指出,從歷史上看,美國政府財政盈余僅是個例,財政赤字才是常態(tài)。而且從根本上,美國政府有一些財政赤字和債務是健康的狀態(tài),要改變美國靠赤字和國債來發(fā)展的模式很難。沒有負債和財政赤字的國家,其政府往往容易出現權力失控。對于美國這樣的社會,有財政赤字、國債,在正常的情況下就可以反過來對政府權力的不斷擴張產生一些制約。美國政府每年都有財政赤字,總統(tǒng)就做不到用政府的錢去收買和討好支持者。預計未來4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和積極財政政策或許都不會出現實質性的收斂。
但他也從而推斷,這在未來或許會制造一個局面——幾年以后美國社會的思潮又會反過來——當拜登政府把美國的財政赤字和國債推到一個新高,或將反而為美國社會幾年以后出現反國債、反赤字的思潮創(chuàng)造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