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高考首測試 適應性測試家長大有作為
聘請家長當“監(jiān)考”
第十八中學的高三家長們,通過視頻“培訓”的方式,成為一位位“監(jiān)考官”。一位家長說,學校特意給家長準備了流程圖,比如提前15分鐘讓孩子進入準備測試狀態(tài),做好各項準備;提前5分鐘才可以打開試卷,發(fā)給孩子。“這些細節(jié)對于家長而言,很實用。”
東城區(qū)一所學校的高三年級家長說,班主任規(guī)定考試過程中可以關注孩子,但是不要說話,更不要“噓寒問暖”,我也下載了手機掃描軟件,會在考試結束前5分鐘開始掃描答題卡并上傳給老師。
“適應性測試,家長大有作為。”北京市特級校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劉國雄認為,這次考試家長要扮演好雙重角色,既要搞好服務,更要代理“考官”,讓孩子感受到有“老師”監(jiān)考的真實考試氛圍。尤其是家長要做到兩個不問——不問“題目難不難”、不問“考的好不好”,讓孩子考完一門放下一門,把精力投入到下一科考試。
隔空“誠信承諾”成流行
北京市特級校長、第一六六中學校長王蕾說,我們鼓勵每位學生在考試前認真撰寫“考試誠信承諾書”,選擇相信學生、相信誠信,這種信任本身也承載著教育的價值。
而類似的隔空“誠信承諾”成為此次模擬測試的流行趨勢,很多學校都有類似環(huán)節(jié)。十八中在家長現(xiàn)場領取試卷時,給家長發(fā)放了“承諾書”。一位家長說,這場考試對于學生和家長而言都是大事兒,誠信對待是我們必須而且應該做到的事情。
北京市特級校長、懷柔區(qū)第二中學校長劉立清說,這次適應性測試的目標是使家長學生熟悉一下“3+3”的考試模式;熟悉為期四天的高考整體安排;熟悉學科試題結構和考試流程;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為更有針對性的復習提供科學依據(jù);使學生學會調整應考狀態(tài),積極應對考試。“明確這些目的,家長和學生就應該知道如何應對。學生自然會認真對待,誠信考試,把這次測試當成一次演練。”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