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3u8633航班備降事件始末 川航3u8633玻璃為什么破
記者:這種冷之前,如果用溫度來顯示可能是大概零下多少?
劉傳健:如果在9800米,溫度,按理論算應該是零下40多度。
記者: 零下40多度?
劉傳。簩Α
記者:但是正常像你們駕駛飛機應該不會穿太厚的。
劉傳。簩,平時。
記者:也是穿這樣?
劉傳。簩,也是這樣的,實際上我們客艙正常的溫度,旅客應該是調(diào)到24度左右,我們平時駕駛艙的溫度也在這個溫度左右,比較舒適的一個溫度。
記者:但是一下子溫度從20多度,下降到零下40度,整個肢體的操作是否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劉傳。呵捌趯嶋H上我沒有影響,因為前期我太緊張了,肌肉是非常緊張的,我真的沒有感覺到。
記者:有戴氧氣罩嗎?
劉傳。河,我們訓練里就有氧氣面具,像剛才我說的一樣,我想拿出氧氣罩來戴,但是我戴不上。
記者:原因?
劉傳健:風太大了,吹得我無法拿出任何東西,我把氧氣罩拿出來了,無法拿起來。
記者:自己戴不上?
劉傳健:對。
記者:沒有氧氣罩對你而言?
劉傳。寒敃r沒有意識到缺氧的問題,當時一心想把飛機操縱好,當時真沒想到這個問題。
記者:完全要靠自我的那種,極限的挑戰(zhàn)能力來控制,是吧?
劉傳健:對,應該說這個時候我覺得,那天我下來的時候,這個地方我覺得應該叫意志力,我覺著這個是非常準確的一個詞,意志力用在這個地方,非常恰當。
但意志力不能持續(xù)太久,人是有生理極限的。劉傳健當時需要馬上做的,是盡快降低3U8633航班到有氧氣并且溫度適宜的飛行高度,否則,機組人員就會被逐漸凍僵或者因缺氧而窒息,整架飛機以及119名乘客也將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記者:但是底下的狀況你知道嗎?
劉傳。合旅媸巧轿抑,下面是山我的高度不能下到多低,我是很清楚的。
記者:你的底線是多少要下降?
劉傳。何业牡拙當時我心目中想的,第二機長沒進來的時候,我想的是兩萬三千英尺。
記者:如果再下可能會和山體有一些。
劉傳。簩,接近安全高度以下了,就可能有撞山的危險。
但在當時,飛機已經(jīng)飛到了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由于這一帶山地密布,山高大多在5000-6000米,飛機不能貼著山頭飛行,至少要有600米的安全裕度,客艙一旦失壓,最低安全高度必須保持在7300米左右,也就是23000英尺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