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次婚相當于增加10年收入 假離婚灰色產業(yè)鏈黑幕

2017-06-20 09:14:41來源:四海網生活頻道綜合

  弄假成真致糾紛激增

  部分受訪法官和律師反映,近年來“假結婚”“假離婚”現象屢見不鮮,但從法律角度看,離婚動機不影響離婚效力,也就是說“假婚姻”存在真風險。

  北京的蔣女士將前夫韓先生起訴至法院,要求分割韓先生名下的一處房產,提出購房時為了規(guī)避限購政策而辦理了“假離婚”,但離婚后并未分居。然而,由于兩人在《離婚協(xié)議》中已對財產進行了分割,法院未支持她要求分割前夫離婚后所購房屋的主張。

  廣東廣強律師事務所婚姻家庭法律事務部主任吳杰臻表示,類似案件在各地均有不少,近年來“假離婚”后變成“真離婚”的糾紛和訴訟有增多的趨勢。(本文由四海網編輯wyh獨家整理,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和來源。相關文章鏈接:http://www.qianjiji.cn/life/zonghe.html)

  除了民事糾紛增多,“假婚姻”還造成了多方面社會危害。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喬新生分析稱,“假婚姻”的危害至少體現在四方面。

  一是“假婚姻”淡薄了婚姻家庭觀念,破壞了社會價值體系。由于婚姻是家庭的紐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婚姻的不穩(wěn)定事實上危害到了社會的穩(wěn)定。

  二是“假婚姻”破壞了法律的嚴肅性,違反《婚姻法》的相關規(guī)定。

  三是一些“假離婚”當事人逃避債務,侵害了其他人的合法權益。

  四是增加了公共成本,例如,通過“假離婚”獲取拆遷補償等于提高了拆遷安置成本;在農村多占宅基地,侵害了其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合法權益。

  多位受訪專家認為,“假婚姻”有明顯的時代性,與一定時期的政策變化相關。喬新生認為,針對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政策,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夫妻倆手拉著手到民政部門辦理離婚手續(xù)的現象,應當把“假婚姻”問題當作完善相關制度的線索,政府應當從善如流盡快彌補政策中出現的漏洞。

* 聲明:分發(fā)轉載需署名鏈接:http://www.qianjiji.cn/life/20170620/358474.html 本文由四海網特約會員wyh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更多: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