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患有“知識焦慮癥”?(2)
2020-04-02 15:26:30來源:四海健康網
嚴重的會是心理疾病
“知識焦慮癥”不僅在主觀上呈現(xiàn)身體緊張、自主神經系統(tǒng)反應性過強、對未來無名的擔心、過分機警等癥狀,在客觀上還有一定的持續(xù)性,通常上述反應在2周以上才可能被診斷為“知識焦慮癥”。
雖然對知識及信息的過度焦慮有很大危害性,但正常的對知識的渴求與充實自我卻不能放棄,人對壓力的適應能力其實也隨著社會的進化而逐年上升。如當前社會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考各類證書的人的行為通常都不會轉化為過度焦慮,但也絕對不容忽視,一定要注意張弛有方。
部分知性男女過度關心自己的身體與健康,由此造成焦慮傾向。比如說有一次血壓升高的情形之后,這類人就會天天量血壓,想要測定自己的心臟、血管的健康程度,同時經常量自己的脈搏、找心臟科的專家來做心電圖的檢查,時時刻刻都關注自己身體功能的變化,甚至查遍可找到的醫(yī)學資料,以求證所受的藥物及治療有何副作用或有無新的藥品及技術的發(fā)展,以解決自己的問題。
這類人常有些身體不舒服的癥狀,例如頭痛、頸酸、腹痛等,但因為對疾病或癌癥的恐懼而致使某些人變?yōu)楦窠涃|傾向,不斷地抽血或做儀器檢查,即使得到陰性的結果仍然是半信半疑,擔心檢驗室的技術或醫(yī)師的判斷有問題而再換另一個地方去重新檢查過。
一些罹患輕微“知識焦慮癥”的人會經常去做健康檢查,當然在現(xiàn)代醫(yī)學所強調的預防醫(yī)學的立場上,重大疾病的早期發(fā)現(xiàn)的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與正常人不同的是,患輕微“知識焦慮癥”的人在做健康檢查時,心理負擔過大,不少的人表現(xiàn)出明顯的神經質特征。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lykp原創(chuàng)/整理/轉載投稿,本站收錄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贊同或支持作者觀點。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如涉及版權請將鏈接郵件告知四海網客服,我們會兩小時內處理。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