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wǎng) > 健康 > 家庭醫(yī)生 > 健康飲食

三伏天飲食有哪些習俗

2012-07-19 11:17:05來源:四海健康網(wǎng)

  三伏天飲食有哪些習俗呢?三伏天在飲食上有什么要求呢?我們中國的節(jié)氣文化有很多的講究,那么三伏天飲食上有哪些習俗呢?

  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即將進入三伏天,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從古代開始,人們對于三伏天的飲食養(yǎng)生保健就有很多習俗,下面就來看看三伏天的飲食習俗究竟都有哪些吧!

  習俗一: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

  導語:到了伏天兒,人們又開始惦記 “三伏天”吃什么的事情了。老北京就是講究多,按老規(guī)矩,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到日子就該開吃了。7月7日是小暑,聽說各大超市的速凍餃子銷售火爆,就等著14日的頭伏節(jié)了。

  頭伏吃餃子開胃解饞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tǒng)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tǒng)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y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于當?shù)孛裰{“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為什么熱天里吃熱面?

  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段菏洗呵铩罚“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里的湯餅就是熱湯面!肚G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伏天還可吃過水面、炒面。所謂炒面是用鍋將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醫(yī)學家蘇恭說,炒面可解煩熱,止泄,實大腸。另外,山東臨沂地區(qū)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jù)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干活,不淌汗。民謠: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wyf原創(chuàng)/整理/轉載投稿,本站收錄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贊同或支持作者觀點。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如涉及版權請將鏈接郵件告知四海網(wǎng)客服,我們會兩小時內處理。
相關信息